·读了原版剧本结局随手写的一个超短篇,若有词不达意请多多包涵😭

·原剧本设定立青1988年病逝于北京,立仁1996年病逝于台北,没说林娥,所以做此假设

·主要想描写林娥最终放下了的心情,也能理解立仁的孤独

·可能会有一个番外(可能!



杨立仁:


  提起笔,真不知从何处说起,只觉得思绪万千而欲言又止,恰恰我们之前也不是那种知无不言的关系,所以我万分珍惜这次通信的机会。


  我寄来这封信,主要是告知你,你的弟弟立青已于前年永远离开了我们。在他临终前,病痛的折磨没有使他皱起哪怕一下眉头,而每当我们谈论起他的父亲、他的哥哥和姐姐,泪水总是不断地从眼中涌出,背过身去久久一言不发,尽管塌边环绕着珍贵的家人,可我还是能够感受他悠长的寂寥。我想,与至亲的分离并不是他的伤疤,而是一道勋章,一道难忘而又悲伤的、触不可及的勋章,也是一生的遗憾。他走的时候只是简单交代了孩子们几句话,但是我知道他唯一还留有挂念的人一直是他未知生死的长兄。


  立青离开后,我意外地收到了立华的信。说来也巧,我外甥一家在新加坡偶然结识了立华,仿佛他乡遇故交一般聊起了费明,聊起了立青,聊起了你我。如今我们都已老去,“身瘦带频减,发稀冠自偏”,我必然无法想象你现在的模样,只是觉得自48年重庆一别时间也匆匆掠过,我已从当初的憎恶、伤痛中变成现如今能够平淡回首过往了,并带着希望翘首未来。我下定决心寄出这封信,不仅仅是因为在两岸同胞的不断努力下实现了“三通”才得此机会,更是因为孩子们在听闻父辈们过往故事后毫不犹豫的支持,我想,仇恨没有在我们下一代身上延续,反而在血脉的相连中加固了我们作为亲人之间的感情与归属。


  时代在不断更新迭代,我们终将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、被崛起的新生力量所遗忘,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都经历了一段艰难漫长的时期,迎来了崭新的明天,我虽不奢望能在我有生之年看到两岸团聚,却欣慰于如今的主动沟通。有古语道是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辱”,我不知道未来的孩子们会经历什么,也舍不得他们去吃我们曾经吃过的苦,只是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在危难时期团结一致、勇渡难关,实现我们的最高理想。我想,瞿恩也会为我们今天一切的努力而感到无限欣慰与骄傲。


  我想说的是,立仁,不管我在过去对你怀有怎样憎恨,现如今它只是变成了一道痕迹,就像我脖子上的枪伤一般,是我生活的一部分。更何况,我也至今难忘你救助我时的努力,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,我虽无法当面向你致意,但在这封信中我愿倾吐我的一切感激。


  随信附了你于东北时期丢失的家谱和一张我们的全家福。


  立仁,作为你永远的家人,我衷心祝福你一切安好!期待你的回信!

 

林娥

1990年秋

Fin

评论(5)
热度(27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冰冻果子露泡沫 / Powered by LOFTER